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專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兼 研究發展處 研發長
文學博士,廈門大學中文系戲曲戲劇學 (戲劇與影視學) 專業
10歲習京劇,主修旦角,啓蒙師為名伶戴綺霞,並從陳鵬麟習基本功及把子功,向曹駿麟習武生、小生、老生表演;12歲登台演出《貴妃醉酒》,獲台灣區學生國劇競賽優等獎及最佳旦角獎,並獲「齊如山先生獎學金」。大學時代曾受郭錦華、華文漪、梁谷音、史潔華、王潔西、李寶春、王鳳雲、馬榮利、孫元坡等京崑名家之指導。
1990年拜廖瓊枝為師,學習台灣歌仔戲表演藝術,為廖瓊枝「薪傳」創始暨第一代弟子。2010年於廈門拜紀招治為師,學習閩南歌仔戲表演藝術,為「都馬調(雜碎仔調)」創始人邵江海之嫡傳直系再傳弟子。編導專業曾得王生善、童薇薇、劉慧芬、吳兆芬等之指導。碩士指導教授為王安祈,博士指導教授為陳世雄。
曾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代理主任、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歌仔戲科代理主任。2010年創作新編歌仔戲《良臣遇竈神》獲得臺灣【第21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戲曲曲藝專輯獎」。2012年10月擔任廈門大學中文系原創青春話劇《日租房》導演,參加【第三屆中國校園戲劇節】獲得最高榮譽【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中國文聯」及「中國戲劇家協會」最高獎)、優秀組織獎及校園戲劇之星獎,【第4屆福建藝術節暨福建省第24屆戲劇會演】劇目獎、優秀劇本獎、演員獎等;2013年執導姚一葦話劇劇作《一口箱子》,於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演出,獲得好評。
經常參加國際戲劇及兩岸戲劇戲曲交流活動,2003年於印度參加「APPAN」亞太傳統表演工作坊並發表演出,2006年參與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東方傳統表演數位記錄計畫及發表演出,2008年於廈門參加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於漳州參加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擔任演出,2014年擔任廈門衛視首部全實景歌仔戲電視劇《雙面紅顏》藝術指導等。2009年起為大愛電視臺編寫《菩提禪心》與《高僧傳》歌仔戲。2019年起於公共電視台語台擔任《寶島鼓仔燈》節目主持人,節目獲教育部納入「本土語言資源網」「台語高級全年齡聽說學習影音數位媒體」學習資源,並列入「台語聽力中階學習地圖」,2020年獲「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第20屆「國人自製兒童及少年優質節目評選」四星獎。除戲曲戲劇表演、編劇、導演專長外,同時為演出活動及廣播電視節目專案製作人、新媒體經營,及戲曲戲劇教育相關工作者。
任教科目
主修、展演製作與實習、職場實習、戲曲導演、戲曲編劇等
學歷
文學博士,廈門大學中文系戲劇戲曲學(戲劇與影視學)專業
藝術學碩士,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專業)
藝術學學士,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戲劇學系中國戲劇組(表演專業)
主要教學經歷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專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兼 研究發展處 研發長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專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兼 歌仔戲學系主任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歌仔戲學系 專案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媒體製作中心 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專任講師 兼 代理歌仔戲學系主任
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 專任講師 兼 代理歌仔戲科主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兼任講師
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歌仔戲科 兼任劇藝教師
實踐大學 生活藝術課程 講座教師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科技大學 人文課程講座教師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人文大講堂 特聘講座副教授
廈門市藝術學校戲劇科 兼任歌仔戲專業教師
新加坡傳統藝術中心 Traditional Arts Centre (Singapore) 特聘歌仔戲教師
新加坡城隍藝術學院 Sheng Hong Arts Institute (Singapore) 特聘歌仔戲教師
主要業界經歷
財團法人慈濟人文志業基金會廣電總監辦公室、大愛電視臺專案組 製作人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台語台《寶島鼓仔燈》節目主持人(第55屆、 第56屆「電視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提名)
財團法人臺北勞工教育電台基金會《台灣藝人館》節目製作兼主持人 (第2屆「廣播金音獎」本土節目主持人獎入圍)
薪傳歌仔戲劇團團長、行政經理、執行製作、編導、演員
宜蘭縣立蘭陽戲劇團特約演員
連江縣 (馬祖) 榮譽縣民
斐陶斐榮譽學會(The Phi Tau 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榮譽會員
亞太表演藝術聯盟 APPAN (Asia Pacific Performing Arts Network) 組職成員
新加坡行思國際文化藝術事業 Things International Pte. Ltd. (Singapore) 首席獨立董事
新加坡麗星娛樂製作 LEX (S)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 (Singapore) 簽約藝人
廈門衛視特約戲曲節目藝術顧問、嘉賓主持人
專業領域、研究專長
表演、導演、編劇、主持、歌唱、表演理論研究、戲劇戲曲教育、戲劇及影視製作、劇團經營管理、演出專案研發企畫與執行、新媒體經營與觀察
主要專業相關評審
2024 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二屆《歌仔上青》全國歌仔曲調大賽評審委員
2006 臺南縣政府《南瀛文學獎》劇本獎評審委員
2006 宜蘭縣政府《蘭陽文學獎》歌仔戲劇本獎評審委員
2004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劇本》審查委員
2001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歌仔戲劇本評審委員
主要執行計畫
2024 財團法人研華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頂尖人才培育計畫》
2024 教育部《113年藝術大學辦理特色領域計畫-藝動青春戲曲奇航》
2023 教育部《112年國立技專校院校務發展特色躍升計畫》
著作
2016《靜思語.歌仔調》音樂專輯(CD唱片)製作人,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009《閩南文化百科全書》戲劇卷(與陳世雄、曾永義等共同編撰),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9《88年度戲劇類藝術欣賞媒體教材--鬥陣來看歌仔戲》(書、錄影帶),臺灣省政府文化廳出版
主要編劇作品
【大愛電視臺】《高僧傳》系列歌仔戲《玄奘法師》、《弘一大師》、《鑒眞大和上》、《鳩摩羅什》、《安世高》、《道濟禪師》、《蕅益智旭大師》、《悟達國師》、《從諗禪師》、《贊寧大師》等共200集(由孫翠鳳藝文工作室、唐美雲歌仔戲團演出)
【大愛電視臺】《菩提禪心》系列歌仔戲共500集(由孫翠鳳藝文工作室、唐美雲歌仔戲團、許亞芬歌子戲劇坊演出)
【慈濟基金會】吉祥月系列歌仔戲《目犍連救母》、《色空無定向》、《求法傳法一念心》
【采風樂坊】與德國中世紀人聲古樂團(Ars Choralis CoelnArs 簡稱「ACC」)於國家音樂廳合作演出《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之《馬嵬坡》樂曲作詞。(黃正銘曲,廖瓊枝與Maria Jonas合唱)
【薪傳歌仔戲劇團】 舊卷新詮系列傳統歌仔戲《雙槐樹》、《拜月亭》;新編歌仔戲《潘金蓮》、《木蘭辭》;兒童歌仔戲《三個願望》
【一心圓明戲劇坊】 新編歌仔戲《瘟神怕孝媳》、《雲後有明月》、《傳家寶》、《良醫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