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系簡介
【歌仔戲學系簡介】
本系成立於1994年9月,2006年升格改制為學院,目前設有國中、高職及四技部。教學著重專業表演、編導創作、藝術行政等三大專業學程,以十年一貫系統化、正規化方式,培養學生具創造性思考實作能力。教育學生隨時掌握時代脈動與環境變遷,加強實務經驗,同時亦鼓勵跨領域學習與運用,培育具傳統精神並兼具當代視野的全方位歌仔戲表演藝術家。
【師資】
廖瓊枝(歌仔戲人間國寶、國家文藝獎、民族藝術薪傳獎、行政院文化獎等)、鄭榮興(傳藝金曲獎製作人及音樂設計)、小咪(歌仔戲人間國寶、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趙美齡(金鐘獎、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石惠君(臺灣文化獎)、呂瓊珷(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陳孟亮、趙振華、王麗嘉、林顯源、袁福倡、邱秋惠、張孟逸(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古翊汎(傳藝金曲獎新人獎及最佳演員)、林芳儀、江品儀、劉冠良、廖玉琪、黃宇臻、陳囿任、黃偲璇等優秀師資群,學生得以親身近距離學習名家風範。
【課程】
學生入學後尤重基礎扎根,厚植實力,進階授予專業訓練課程。課程內容多樣化涵括基本功、刀槍把子、翻滾技巧、戲曲唱腔、劇本研讀與創作、戲曲導演理論與實務、戲曲舞蹈、台語文學、戲曲服裝梳化、舞台管理、現代劇場等多元學習課程,培養全方位之專業技藝。
【演出與建教實習】
就學期間即可參與各項表演活動,校內開設實習演出及展演製作課程,校外則有國際交流、廟宇公演、藝術下鄉、劇場邀演、校園推廣等多類型演出機會。並與各大戲劇團建教合作,如楊麗花、薪傳、明華園、唐美雲、蘭陽、一心及台灣豫劇團等演藝單位。讓學生能學以致用,登上舞台實現夢想。
【未來發展】
升學方面,國中部經升部評鑑合格者可直升高職部,高職部表現優異者可申請直升學院部,畢業後可報考各大學藝術類研究所。就業方面,各屆畢業生多從事表演相關工作,包含演員、編導、容妝造型、舞台技術、藝術行政等領域,分布於各大歌仔戲劇團、現代劇團、影視演藝界、學校社團教學等。
******************************
【設系緣由】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前身為「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及「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歌仔戲科,成立於1994年9月,是臺灣唯一的專業歌仔戲人才培育科系。1999年7月1日「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與「國立國光藝術戲劇學校」合併升格為「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2006年8月1日進一步升格改制為學院,目前設有四技、高職及國中部,將原本培育基層歌仔戲專業演員及工作者的目標,進一步延伸為專精的表演及工作人才。
教學著重專業表演、編導創作、藝術行政等三大專業學程,以串連國中、高職、四技的「十年一貫」的系統化、正規化方式,培養學生具創造實作能力。歌仔戲學系除持續保存傳統的精神及基礎,更期望結合社會脈動、符合當代思潮,教育學生隨時掌握時代脈動與環境變遷,加強實務經驗,同時亦鼓勵跨領域學習與運用,在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下,保持特有的區域化特色,為歌仔戲開拓更寬廣的藝術新境與國際接軌的無限視野。
從基層的演員養成教育,到進入專精的演員提昇,最後完成孕育出兼具傳統精神並兼具當代視野、國際觀的優秀歌仔戲表演藝術家及藝術創意工作群,整體改造歌仔戲現有生態及建構未來優質健全環境,是現今歌仔戲學系的主要核心價值。
培育具傳統精神並兼具當代視野的全方位歌仔戲表演藝術家及專業創作人才,整體改造歌仔戲現有生態及建構未來優質健全環境。透過專業表演、編導創作、藝術行政等三大專業學程的教學,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的思考與實作能力,並落實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能。
(一)「一貫制」學制學程專精培育
國中、高職、四技「十年一貫」系統化、正規化教學,以培養高素質、高專業歌仔戲從業人才;藉由一貫制學制及學程規劃,加強學生專業領域專長。
(二)「全方位」表演藝術創意發展
授予專業理論和表演及創作實務,給予跨領域接觸,有效啟發學生思考及創作,使之能充份適應外在環境及職場的各種需求,以期培養出藝術創意產業所需之各式專才。
(三)「當代性」基礎通識知能建構
重視英語教學及國際化課程,以培養學生基礎英語能力及提昇學生國際視野;重視電腦資訊應用技術培育;重視劇場倫理與職業道德觀念之培育、非營利公益精神與社會責任的強化;重視產學合作與推動藝術專業證照的取得。
【教育目標】
因應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經濟發展之需要,並落實藝術及技職教育政策,授予歌仔戲專業的全方位教育,使學生除了具有專業的知識素養與劇藝技能外,並培養成熟的人格、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成後得以成為兼具專業知識、道德修養與生命智慧的知識分子。
(一)建構紮實的藝術理論與表演創作技藝能力
由授課、演練及學生自我學習研究,使學生對於歌仔戲各專業技能領域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使學生於未來得以投入戲班劇團及各文化創意產業中能充份學以致用,並為向來缺乏的歌仔戲學術研究領域建構穩固的基礎,以應付未來成立歌仔戲學術研究所之精進研究。
(二)提昇專業的演出實務水準並有效催化學習
課程設計與實務緊密配合,透過校內實習演出、劇藝排練課程,輔以校外推廣演出實習與戲班劇團建教合作實習演出,使學生能隨時掌握時代脈動與環境變遷,充實實務經驗,使學生投入戲班劇團及各文化創意產業中能迅速成為人才,並可以其所學之理論基礎及劇藝能力水準,有助於整體改造歌仔戲現有生態及建構未來優質健 全環境。
(三)強化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能力
表演藝術的演出及總體的創作呈現絕非一人可獨立完成,強化訓練團隊的合作與專業分工的能力整合概念,增進溝通與協調的能力。
(四)注重倫理及文化傳承發揚的重要責任
使學生具備歌仔戲藝術傳承的重責大任,具有強烈的使命感,以支持未來投入表演產業後堅定理想;協助學生充份瞭解劇 團戲班、專業劇場倫理,使學生在專業劇藝及知識能力之外,對文化使命、人際關係等有更深入的體認;在面臨歌仔戲市場可能日漸萎縮的環境改變下,更該思考如何先與環境共生,讓學生深刻認知環境及資源的有限分配,能更珍惜的生存與運用,進而改變創造,建構出未來更優質的市場生態環境。
(一)發展特色:
1.「傳承」、「發揚」、「創新」
建基於傳統,竭力於傳統技藝的傳承保存,充份發揚傳統精神,結合社會脈動與發展潮流趨勢,進而創新研發符合當代社會及業界環境需求之藝術作品,期開拓出更寬廣的藝術新境,充實業界人才,以延續文化之血脈,使之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2.「實務」、「應用」、「技術」
以實務面、應用面、技術面,以及培育國內表演藝術所需之歌仔戲及戲曲表演與創作人才為發展導向;專業表演、編導創作、藝術行政等並重,課程結構 以專業學科40%、專業術科60%比例配當;課程設計原則以主修劇藝課程為核心,輔以戲曲理論、舞蹈形體、歷史發展、表演創作、劇場管理、識譜樂理等課程,並配合學生能力,適性發展其主修之專長能力;重視工作倫理、職業道德、團隊精神、智慧財產權等。
(二)發展目標:
1.研究歌仔戲理論學術與及演出實務作品開發,培育業界所需之專業專精藝術人才,服務社會,以及促進國家整體文化創意產業及經濟社會之發展。
2.依據本校「承先啟後、精益求精」之校訓,提供均衡發展之全人教育,培育兼具科技與藝術人文素養之歌仔戲專業人才。
(三)重點規劃:
1.師資結構與教師資格之提昇:增聘相關領域具學位之碩博士,並兼具實務經驗為考量,鼓勵現有講師以學位或著作、藝術作品升等。
2.資訊設備與藝術運用之結合:改善師生教學研究環境設備,充實專業教學平臺軟硬體設備,著重於資訊科技與人文藝術之結合運用,培養學生跨領域的專業知能,因應時代潮流。
3.學術風氣與創作生態之建立:激勵師生在各專業領域中鑽研與共同創作,進而提昇學術水準及充實藝術創作質量;鼓勵教師爭取研究計畫及創作發表,爭取主辦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及戲曲藝術創作展演活動。
4.建教合作與產學研發之促進:適切的規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質環境的運用,對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增加學習的效益,並能早日接觸校外環境與業界生態, 使學生未來投入之適應磨合期縮短;產學研發採表演委託製作及共同合辦等方案實施,與劇團業界密切配合,互取經驗,共享成果。
5.藝術證照與資格審查之推動:推動落實歌仔戲從業人員及專業技藝教師師資各階段認證制度(包含學位及教學證照的授予等),整體地提昇歌仔戲專業及普及推廣教育教學的品質,並提供各級學校充實相關課程之教學師資,全面性地將推動歌仔戲的各種教育,落實文化紮根的工作。
學生入學後尤重基礎扎根,厚植實力,進階授予專業訓練課程。課程內容多樣化涵括基本功、刀槍把子、翻滾技巧、戲曲唱腔、劇本研讀與創作、戲曲導演理論與實務、戲曲舞蹈、台語文學、戲曲服裝梳化、舞台管理、現代劇場等多元學習課程,培養全方位之專業技藝。
學生於就學期間即可參與各項表演活動,校內開設實習演出及展演製作課程,校外則有國際交流、廟宇公演、藝術下鄉、劇場邀演、校園推廣等多類型演出機會。並與各大劇團建教合作,使學生能學以致用,登上舞台實現夢想。
升學方面,國中部經升部評鑑合格者可直升高職部,高職部表現優異者可申請直升學院部,畢業後可報考各大學藝術類研究所。就業方面,各屆畢業生多從事表演相關工作,包含演員、編導、容裝造型、舞台技術、藝術行政等領域,分布於各大歌仔戲劇團、現代劇團、影視演藝界、學校社團及社區大學教學等。